《甘十九妹》是蕭逸所著武俠小說,主要講述“岳陽門”掌門冼冰與結義兄弟“竹林七修”設計將水紅芍誘入鳳凰山暗道,欲將其燒死,但在得手時冼冰突然心生惻隱之心,網開一面,使焦頭爛額的水紅芍得以死里逃生,因此埋下一顆仇恨的種子。二十多年后,風華絕茂,武功高超的甘十九妹奉師父水紅芍之命,來尋冼冰報仇。冼冰知道自己在劫難逃,暗將一塊當年水紅芍所贈避毒玉送給嫡傳弟子尹劍平,助其逃出甘十九妹的追殺……小說的女主人公甘明珠塑造相當成功,縱覽各部武俠作品中的女子,實少有能望其項背者。甘十九妹可指蕭逸作品《甘十九妹》,亦可指小說的女主人公甘明珠。甘明珠既有蓋世神功和出色姿容,又在性格上處于亦善亦惡、由惡向善轉變的矛盾之中。甘十九妹本性善良,愛憎分明,待善則至仁,對惡出手卻從不留半分情面,從始至終皆是如此。在此,蕭逸成功為我們塑造出一位性格較為突出的女性形象,艷若桃李,冷若冰霜,既有女俠的威,又有女人的情。小說開篇,甘十九妹給人的感覺就是“惡”,其藝既高,其惡更甚。尹劍平曾言道:“此女身負不世奇技,一入江湖,善則為天下利,惡則為害蒼生。”她血洗岳陽門本身就是大大的惡行,用其高人一等的武功、他人不可抗拒的劇毒,數日間便使岳陽門滿門上下除一個漏網弟子外盡數遇害。面對段南溪臨死前的質問,這樣一位年紀輕輕的少女竟語出驚人:“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做人也是一樣,不能心存厚道,不殺則已,一出手就得斬草除根,要對方死個干凈,寸草不留!”以至其后晏春雷切齒道:“好個丫頭,手段也太過毒辣了些!” 再襯之以紅頂小轎中的神秘,水紅芍惡跡的背景,甘十九妹的“反派形象”似已昭然。然而,從甘十九妹初覺尹劍平出逃,到她對坎離上人的惻隱之心,她殺敗晏春雷后晏本人的話語,我們又可隱隱感受到她內心深處的矛盾。但在這一階段,甘十九妹從師門繼承的冷酷和兇殘仍在起主導作用。盡管蕭老寫她收復花二郎等三教九流時帶著贊賞,但她秉承水紅芍旨意的種種作為終屬惡行,這是不可否認的。甘十九妹在山洞與尹心度過良宵后,珍重留言而去,這才是她真正良心復蘇之始。那一夜后,她本欲殺尹心滅口而未有行動,看似偶然,實則與丹鳳軒的決裂從那一刻便開始了。蕭逸的武俠小說向來十分注重情節和人物性格發展的合理性,他精心塑造的甘十九妹便是如此。作品中,促使甘十九妹最后與師門決裂的絕不是情,而是私情的敗露和隱藏的善心,從中體味出人物真實的矛盾性。甘十九妹的性格向善的方面轉化,與她對“尹心”、“尹劍平”的復雜心理交織在一起,并隨著和尹心情感的升華而產生質變。在蕭老筆下,這個過程被處理得層次分明,細膩有致。從甘十九妹客棧遇刺,到她與尹心首次比武,可謂第一階段。此時甘十九妹對于眼前的對手還主要是敬重和愛惜之心,畢竟,寂寞的高手往往是孤獨的。而她內心深處的善良本性雖時有萌發,卻仍為冷酷的“理性”所控制。碧荷莊訴衷情之后,尹劍平在甘十九妹心中已實實在在分成尹心和依劍平二人。她確曾一度懷疑過,然而,頭腦在情感面前常常是昏庸的,無論是人或是事,如果一經摻入了私人的感情作祟,必然會失去明智,即使不曾失去,也必有另一面的顧慮與困擾。她就是在這種心情下,一再地打消了對尹心這個神秘人物的分析與捕捉,即使有這個空閑,她亦情愿與對方享受一些感情上的溫馨。隨著她對尹心愛情的發展,她內心也向善的一方轉變,應允對樊氏父子劍下容情這種違背師命的行動就是明證。向善之心并沒有使甘十九妹與惡決裂,而懼惡之情卻使她告別了惡,這正是作者匠心所在。這里,作品中的人物不是于權衡利害之后去尋求安寧幸福,而是隨著特定環境中人物性格的必然發展遂有叛師之舉。當然,早年因紅葉仙子逝世甘十九妹對水紅芍和金珠早已暗藏下的不滿同樣在此起到了重要作用。甘十九妹告別惡也就告別了自己,死亡的歸宿好似偶然,實則必然。于她來說,情已酬而血債未還,死在依劍平劍下便是唯一的歸宿。另一方面,與依劍平這位足可相匹敵的絕頂高手一較高下也一直是甘十九妹深深期待的。對武學的追求,尋覓偉大對手時的孤寂,這正是她人性的尊嚴與存在的價值,甘十九妹說過:“即便沒有師門仇恨這檔子事,她也決計會和依劍平一較短長。”讓這位女子感到欣慰的,是依劍平和尹心終究是一個人,她在還債之后,終能與情郎一起死去。甘十九妹的形象在悲劇結局中最終得到升華。全書不僅甘十九妹的形象較為成功,其他人物如尹劍平、吳老太太、阮行、金珠、銀珠、花二郎等人也都有可取之處。